【中承信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4年信息化发展形势与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梳理总结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情况,开展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编制形成《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信息化肩负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23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当前,信息化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跃升的新阶段,不断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信息化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有力驱动着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极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推动信息化关键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信息化赋能高品质生活,电子政务赋能高效能治理;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国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新提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新动能。
《报告》分析了信息化发展情况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网民普遍认为,2023年信息化发展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受访企业普遍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技术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报告》认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信息化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策延续性、稳定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新时代信息化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信息化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加速演进,要素内涵不断拓展,发展范式深入变革,以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席卷之势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泛在融合特征更加明显,愈加成为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从外部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系统性、革命性、群体性突破推动全球发展格局重构,全球数字秩序建设有待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面临新挑战。从内部看,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建设有待加强,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应用潜力释放不够等问题依然明显,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的规则制度体系有待健全,“数字鸿沟”呈现新特点新变化,共同富裕对信息惠民为民提出新要求。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和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30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对信息化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策延续性、稳定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新时代信息化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信息化发展关键能力。强化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布局,持续加强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集成电路、基础软件、量子信息等技术突破,培育壮大软硬件生态,深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信息化发展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用纵深发展,营造更加有序、开放、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优化升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推进 5G-A、高速光网等规模部署,实施重点城市 IPv6 专项行动,加快 6G 技术研发步伐。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建设布局,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
二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支持数字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技术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深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和交易,提升公共数据开放程度和利用水平。
三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深化信息惠民为民服务。加强重要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数字健康发展,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提升信息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信息强农惠农富农,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提升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水平,以数字普惠助力共同富裕。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高质量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持续实施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共享行动,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信息化人才职业教育体系。
四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加快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电子政务发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政务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整体提升线上线下政务管理服务水平。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加强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数字赋能基层工作。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持续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持续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提升公共安全和应急信息化水平,增强社会态势全面感知、风险及时预警、资源协同调度能力。推进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治理,加快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五是聚焦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规范有序的网络空间生态。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网络执法司法,拓展网络普法深度广度。实施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升标准实施应用效果。持续巩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成效,大力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统筹实施网络安全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基础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推进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构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新格局。深入开展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网络安全、数据跨境流动等重要领域磋商谈判。推动建立多层次全球数字合作伙伴关系,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拓展“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支持数字企业全球化发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